2010年4月,原國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國務(wù)院建議將5月19日設(shè)為“中國旅游日”。2010年5月18日至22日,來自北京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中國人民大學(xué)、復(fù)旦大學(xué)等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100所高校的學(xué)生代表齊聚《徐霞客游記》開篇之地——寧海,參加中國青年報社參與主辦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寧海開游儀式。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陳劍/攝
編者按
今年5月19日是第15個“中國旅游日”,活動主題為“錦繡山河,美好旅程”,全國主會場活動回到發(fā)祥地浙江寧海。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nèi)绾伍喿x和行走,走獨具特色的中國旅游發(fā)展之路,把思政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共同推動新時代思政教育協(xié)同發(fā)展,學(xué)習(xí)貫徹落實好習(xí)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本版作者結(jié)合尋訪徐霞客足跡和文旅策劃傳播實踐,分享一些相關(guān)思考。
——————————
一介布衣、一雙草鞋、一個日記本……30多年踏遍千山萬水,歷經(jīng)劫難、兩足俱廢,徐霞客可說是千古一奇人,但打開《徐霞客游記》卻從頭到尾讀不出苦哈哈的氣息,滿滿的歡喜寫于內(nèi)心,滿滿的快樂溢于言表。
“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此處的“喜態(tài)”既是天氣的澄明,更是人與自然共鳴的精神愉悅,隨后一路常有快活似神仙之感。
霞客先生想不到,他的名字會和今天的“中國旅游日”緊緊聯(lián)在一起。真正的錦繡山河,不在他方,而在我們?nèi)绾沃兄⑽亩?;一切偉大的美好旅程,也不在別處,而始于最日常的生活、最質(zhì)樸的初心。霞客先生正是從我們當(dāng)中走出的、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君子——“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無論世界多么不確定,可以選擇情緒穩(wěn)定、內(nèi)心歡喜、常生快活的“喜樂活”;不管別人怎么活、怎么看,可以選擇逍遙自在的“君子游”,如先秦莊周《逍遙游》中“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作為霞客粉絲和新聞人、策劃“中國旅游日”落戶寧海的主推人之一,我越來越希望把這個百姓節(jié)日平?;?,讓每個平凡日子都活得津津有味、熠熠生輝。青春讀行俠,人人皆霞客。
“喜樂活”與“君子游”的關(guān)系,可追溯到先秦?!熬幽荛L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典出《詩經(jīng)·小雅·菁菁者莪》。《周易》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每個人都在當(dāng)下書寫自己的山河傳奇,每一步行走都在續(xù)寫文明的新章。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在閱讀、行走中,完成一場從“游”到“育”的文明接力,處處滲透著對自然之美的沉醉,探索真理的渴望,以及生命狀態(tài)的豁達。
游于愛:熱愛才能披荊斬棘
“愛意寬大是無限,請準我說聲真的愛你?!?/span>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jié),一首《真的愛你》打動無數(shù)游子。
霞客先生聽了也會感動的,因為正是被稱為“東海賢母”的母親,不僅教他讀書做人,還送“遠游冠”為他壯行。霞客也非常孝順,母親在世,每次出游都定期返回。母親去世,他在家守孝三年后再出游。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中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大學(xué)》),都體現(xiàn)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邏輯,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的起點與終極境界的統(tǒng)一。
霞客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生之旅一直和親情友情相伴,三教九流皆有結(jié)交,真誠的友情讓他溫暖,比如贈他“火牌”的唐玉平、給他起“霞客”名的松江大儒陳繼儒等。最令人難忘的,是比徐霞客小三歲的好友陳函輝,一直與霞客惺惺相惜,受病重的霞客所托,為他揮毫寫下了1400余字的《徐霞客墓志銘》。在其他人的記述中,我們讀到躺在病榻上的徐霞客,依然風(fēng)趣幽默,也不乏遺憾地說:“今而后,惟有臥游而已?!彼€常?!爸霉质陂角?,摩挲相對”。
曾重訂《徐霞客游記》題跋的魯迅先生,讀游記時想變成一仙鶴與霞客同遨游,情不自禁寫下“獨鶴與飛”的遐思。而現(xiàn)實中,他就贈予過好友瞿秋白一句題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親情友情的愛,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愛,對大同天下的愛,是一脈相承的。
徐霞客無疑也是一位體育達人,不論怎樣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奧林匹克格言),那千百年一脈相承的愛,卻是超越時空、年齡和民族的。正如我為北京冬奧會創(chuàng)作《我的青春不后悔》MV中,運動員們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時,最熱血沸騰的是那一句自我激勵:熱愛才能披荊斬棘!信念一往無前永遠不停息!
游于志:知行合一讀行俠
徐霞客少年就有大志,欲問奇于名山大川,“大丈夫當(dāng)朝碧海而暮蒼梧”“以身許山水”。
提起徐霞客,自然要提及同時代的董其昌和王陽明。
大書畫家董其昌五入洞庭觀察水紋,提煉出“煙云供養(yǎng)”的理念,特別是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影響深遠。我在《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一文中寫過:王陽明與同時代隔壁寧海出游的徐霞客,對此有異曲同工的共識。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睋Q成今天的話,立志,要確立理想和目標,更要確定信仰和信念。
這知行合一的六堂課,霞客先生用一生學(xué)習(xí)和踐行了:立志而圣則圣矣;視人猶己,視國猶家;知行合一能擔(dān)當(dāng);世間磨難,皆是砥礪;“事”上練就過硬本領(lǐng);品德修為“致良知”。
我曾經(jīng)先后陪伴幾百名大學(xué)生校媒記者赴寧海,走古道,上梁皇山,去前童古鎮(zhèn),尋訪徐霞客足跡,分享“靜待花開”的成長感悟……他們的名字一一鐫刻在寧海的“中國旅游日”紀念碑上。正是受徐霞客“熱愛祖國、獻身科學(xué)、尊重實踐”的精神感召,他們?nèi)缫涣A7N子播撒山河大地,次第開花,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其中,有兩位校媒記者在10多年后的回憶令我印象深刻。一位作為中國青年志愿者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畢業(yè)后曾赴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支教。她說,今天依舊有很多年輕人前赴后繼地趕來,甚至在那里為了教育駐守一生。在這個美麗旅游目的地火了的背后,有一群青春的身影。
還有一位女大學(xué)生說,“舍身為國”的仁人志士,與“以軀命游”的徐霞客緊緊相聯(lián),影響她終生。她在清華大學(xué)原創(chuàng)校園話劇《馬蘭花開》中,多次飾演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她說該劇講述了“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豐功偉績背后,是九次精算的不畏艱辛、永不放棄;是在原子彈爆炸試驗失敗后,自己義無反顧地沖進試驗區(qū)尋找彈體,不怕核輻射,舍身為國。
我有幸與這一群尋訪徐霞客足跡的大學(xué)生們一起,見證、感動、同行、成長。
游于藝:“畫”出瀟灑的人生
人生之旅如一張白紙,如何“畫”出瀟灑的人生,全靠自己,技藝是畫風(fēng),心智是畫魂,“游于藝”是在技藝中錘煉心性、在禮樂中安頓身心。
一生“窮游”的徐霞客,可以說傳承了孔子“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君子觀。既以儒家“格物致知”的執(zhí)著丈量山河,又以道家的灑脫笑對“斷糧”的絕境,終在靜聞法師的生死托付中,完成對生命意義的終極叩問。
孔子的“游于藝”不是閑逛,而是將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化作行走中的生命教育課。孔子在陳絕糧,但道德品質(zhì)堅定不移;困于匡地時,撫琴化解危機,踐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在音樂中參悟“盡善盡美”。
徐霞客從富陽新登(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新登鎮(zhèn))徒步進入桐廬,寫下了考察桐廬山水的游記,其科學(xué)、專業(yè)、精湛的技藝,對深入研究富春江、分水江歷史、地理和人文內(nèi)涵,做好“兩江”沿線旅游資源規(guī)劃,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而早徐霞客幾百年的北宋范仲淹,被貶不失喜樂心,不僅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留下膾炙人口的《蕭灑桐廬郡十絕》。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tǒng)帥,也是卓越的文學(xué)家和教育家。
當(dāng)年在桐廬的“霞客島”上,我流連忘返,一氣呵成寫下《“畫城”桐廬的名與實》一文,將“中國畫城,瀟灑桐廬”作為一份祝福和禮物獻給桐廬,獻給那些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往世圣賢。若范仲淹、徐霞客能看到今天桐廬翻天覆地的美好變化,定會欣然而笑吧!
“畫”出瀟灑的人生,從來都屬于一代代“游于藝”的奮斗者。
不久前,一次對未準確進入預(yù)定軌道的“負傷”衛(wèi)星實施的“太空救援”圓滿完成,實施者中有一群把“匠心”鐫刻在太空征途的90后、00后科研人員。在科技創(chuàng)新、技能實踐、非遺傳承、文化傳播等各個領(lǐng)域,正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兼具韌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青年人才。無論是使用先進的量子計算、AI大模型,還是深耕傳統(tǒng)藝術(shù)、非遺保護、博物館文創(chuàng)、青年國潮品牌,敬業(yè)、精益、專注、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豐富著“工匠精神”的內(nèi)涵,拓展著科學(xué)、技術(shù)、文化與文明的邊界,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鮮活注腳。他們是今天的“小匠”,更是明天的“大家”。培養(yǎng)一批茁壯成長的“小匠大家”,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游于空:思想的盡頭是無限
在我們言語道盡、靜心安坐時,會與思想盡頭的無限發(fā)生鏈接。
徐霞客一直在探索著未至之境,但在游記中也常常知“止”,要么整天枯坐著聽雪滑落的聲音,要么一邊聽著外面滂沱大雨一邊擁爐煮茗“兀坐竟日”。性靈之游,空靈之游。
徐霞客從來沒有說過只有自己這種出外行走,才是最能獲得“道”的人生。
幾千年前,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就認為,反者道之動,真正的智慧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通過對內(nèi)心的審視和對“道”的體悟才能獲得。就像在喧囂的世界中,人們需要靜下心來,通過思考、靜慮等方式,去尋找被外在現(xiàn)象所掩蓋的真理,而不是盲目地在外面的世界中奔波尋找。
所以他在《道德經(jīng)》中留下了一段影響深遠的話: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東方有老子不出戶而知天下,西方同樣有康德一生不離小鎮(zhèn)而影響了世界。這位每天雷打不動散步八圈的哲人寫下:“有兩樣?xùn)|西,愈是持久思考,愈使心靈充滿敬畏:頭頂?shù)男强张c心中的道德律?!边@種“規(guī)律性行走”的智慧,與王陽明龍場悟道時“知行合一”的頓悟形成奇妙共振——前者用腳步丈量理性,后者以行走抵達本心。
“空”是一種舒適的松弛感,一種善于傾聽的能力,一種休閑的幸福力。常懷空杯心態(tài),方能真空妙有。
我在為離寧海不遠的東錢湖定位“幸福水岸,湖泊休閑”時,就曾有種徐霞客“幾不欲臥”“不覺欲仙”的歡喜。
東錢湖的空靈和靜謐,很容易讓人看著發(fā)呆。此地與范蠡和王安石的歷史貢獻密不可分。東錢湖古稱“錢湖”,春秋時代政治上功成身退的范蠡,據(jù)傳攜西施隱居山水間,泛舟五湖,自號陶朱公,其間三度成為巨富,又三度散盡家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終成儒商鼻祖。
這位“商圣”的到來,為古老的鄞州大地埋下了經(jīng)商之道的種子。無數(shù)人從東錢湖出發(fā),走向世界經(jīng)濟的舞臺,他們用智慧和勇氣創(chuàng)造了寧波幫的傳奇,也鑄就了東錢湖東方財富之湖的神話。
而北宋時期的王安石,27歲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知水對于民眾生活的重要性,解決了東錢湖泛濫的問題,修堤種林,使鄞縣煥然一新。
一個城市若擁有自己的湖泊,無疑是幸運的,特別是在江南水鄉(xiāng),湖泊為城市增添了優(yōu)雅風(fēng)韻。東錢湖對于鄞州而言,如同西湖之于杭州、洱海之于大理、大明湖之于濟南,它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蘊含著無盡的詩意與情調(diào),也好比中國最美的山水風(fēng)景畫,往往都是留白之處有天音、一江春水空自流。
游于美:沒有生趣的人生不值一過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日常生活,生趣盎然。
徐霞客這一生艱辛的“君子游”,其實也是日常平安喜樂的生活寫照。
徐霞客遠游白岳(今稱齊云山)時,正是公元1616年正月,冒雪躡水不畏艱難,不僅盡享山色美景,更得以觀賞“冰花玉樹”。在桂林,一座座俊俏秀麗的山峰,霞客比作“出水青蓮”,風(fēng)景綺麗的陽朔在他眼中是“碧蓮玉筍世界”。
生活中不缺乏美,缺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美在徐霞客眼里心中,動靜皆相宜,比如妙用動詞重構(gòu)黃山云海運動中的場景: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見。眺蓮花諸峰,多在霧中……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干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fēng)鉅,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qū)宇也。
徐霞客對平民美好生活的追求、此時此地此境美學(xué)思想的感悟,對幾百年后近現(xiàn)代大黃山腳下的兩位君子知音,影響深遠。
一位是徽州教育家陶行知,其“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哲學(xué)思想、“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實際上是將“君子游”從精英特權(quán)變?yōu)榇蟊姍?quán)利。
另一位是桐城美學(xué)家朱光潛,此身此時此地,“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人須有生趣才能有生機,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領(lǐng)略得到的快樂”。在《談美》中,他寫道:“慢慢走,欣賞啊”。他的致青年的12封信,也都用美學(xué)思想點燃青年夢想、希望和激情的火焰。
朱光潛又深受先祖朱熹的影響,這位一生曾多次游學(xué)楚中的北宋理學(xué)大家,認為“小學(xué)”教育重“教事”,在日常生活中寓教于樂;“大學(xué)”教育重“教理”,探索“事物之所以然”,得到更理性的內(nèi)心歡喜。他的安貧樂道、廉政愛民、立家報國思想,直接影響了后代,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
朱光潛在桐城的家附近,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清代宰相張英一紙家書今猶在:“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span>
其實千百年來,官風(fēng)正民風(fēng)淳,與“山河盛世、海晏河清”緊緊聯(lián)結(jié)。
游于變:君子豹變轉(zhuǎn)身處
徐霞客少年時代飽讀詩書,但考場遇挫,在那個“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年代,他毅然踏上出寧海游歷之路,“論山經(jīng)、辨水脈,搜討形勝”,選擇了一個在主動求變中尋求真理的坎坷人生。
徐霞客完全可以靠祖上家業(yè)過小康舒適的日子,卻“窮游”一生,雖孤身出發(fā)卻善于溝通交流、尋求各方幫助,甚至在民族地區(qū)也如魚得水。當(dāng)然,一路上也屢遭劫難,及時跳水、棄包袱逃開,遇背叛,大度包容,繼續(xù)堅持到底,選擇了變通的智慧。
《易經(jīng)》中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薄案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古人還說:“荊棘叢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zhuǎn)身難?!?/span>
豹子一出生是丑陋弱小的,但隨著不斷奔跑,斑紋漸顯華美,從不敢懈怠,既有隱伏草莽時的韜光養(yǎng)晦,又有顯躍山澗時的鋒芒畢露,喻示君子不拘外相和環(huán)境,而是通過自我革新實現(xiàn)生命境界躍升。
說過“君子不器”的孔子,從不以外表和表相取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后來荀子更明確提出“形相雖惡而心術(shù)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shù)惡,無害為小人也”。
可以說,君子不管外在如何變化,不變的是內(nèi)在的義利觀和真善美,是重德輕色的人格修養(yǎng)。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泵献觿?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孔子“仁禮樂”的幸福觀,以“君子三樂”完善君子德行幸福觀的實踐路徑。
徐霞客推翻《尚書·禹貢》等權(quán)威舊說,以實地考察革新地理認知,寫下現(xiàn)場實記,以驚心動魄的文字,刷新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如幼豹褪去絨毛顯現(xiàn)金紋。
比如徐霞客眼里的廬山:“路宛轉(zhuǎn)峰罅,下瞰絕澗諸峰,在鐵船峰旁,俱從澗底矗聳直上,離立咫尺,爭雄競秀,而層煙疊翠,澄映四外?!?/span>
請注意,這是古人第一次用俯視的敘事方式全景展現(xiàn)廬山。在先古名人游歷廬山時所留下的詩篇中,往往是以一種仰視的視角來描繪廬山,如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李白的“遙望瀑布掛前川”,還有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因都出自“君子游”的精神產(chǎn)品,君子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君子如豹,身處大自然的不確定性、變化性中,雖充滿兇險,但能更快成長成熟起來。今天讀《徐霞客游記》身臨其境的語句,想到哲學(xué)家維特根斯坦說過,語言控制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一旦語言改變,思想也會隨之改變。
徐霞客的“喜樂活,君子游”,何嘗不是回到日常生活本身,回到一場好玩的游戲本身,回到青春上善好活法本身!而今天,旅游從觀光、休閑向深度體驗,再從“游”向“育”升級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在大自然中玩著各種游戲長大的,今天的孩子則大多陷于手機游戲中,而失了大自然的野趣。
但人類向往大自然和交流的天性沒有變,哪怕新冠疫情期間難以走出家門時,大家也從沒放棄對出游的向往,以及對自由與表達的渴望。2022年5月19日,由中國青年報社推出的17個小時的大型直播——“青春云游記”,早晨7時開播,到晚上10點直播東錢湖畔一片蛙鳴,最終在深夜12點的武漢江漢關(guān)與黃鶴樓的夜景慢直播中緩緩落下帷幕。該年歲末,同事們忘我工作、連續(xù)12天“陪你慢慢變好·迎春到”可視化跨年聯(lián)播,我也用冰水敷著滾燙的額頭,以一個平凡人的用心創(chuàng)作,將一曲《生命的春天陪你去奔跑》唱給平凡人聽,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云游”天涯海角。
這些是中青報10多年三輪融合系統(tǒng)性變革的小小縮影,是君子豹變轉(zhuǎn)身“溫暖的BaoBao”小小奔跑。從經(jīng)濟適用型“融媒小廚”,到“融媒云廚”;從可視化重塑全媒體精兵,到新一輪“人機協(xié)同智慧生態(tài)”改革。為迎接第15個“中國旅游日”,“坤哥六邊形小組”原創(chuàng)AI音樂MV《青春讀行看今潮|Reading BaoBao第1彈》中英文版上線,努力打開一個好玩的新世界,沒幾天,全網(wǎng)播放量、閱讀量已破千萬。
青年書店看人潮,青春小店舞浪濤;
南陳北李今猶在,四海相逢皆故交;
少年意氣星河闊,伙伴同行踏歌謠;
君子豹變轉(zhuǎn)身處,青春讀行看今潮;
……
背包裝滿晨曦,隨霞客行萬里路——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將學(xué)?!靶≌n堂”與社會“大課堂”更有機融合起來;將鄉(xiāng)土中國的泥土芬芳、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氣息、青春向上的激情空間,與正在媒介化的社會更有機融合起來。
費孝通先生當(dāng)年講到社會學(xué)中區(qū)分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社會:一是“有機團結(jié)”,鄉(xiāng)土性禮俗社會;一是“機械團結(jié)”,城市性的法理社會。只有將這兩個社會更加有機連接在一起,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更和諧平衡美好的完整社會。
作家雨果說,青春是“生命的春天”。用青春定義“那一束暖春的光”照亮旅游,旅游也在定義眼中有光、腳踩泥土、渾身流汗、心中有愛、身體力行的青春。
游于創(chuàng):做“長期主義”的耐心人才
徐霞客無疑是一名“長期主義”的耐心人才,行者無疆,“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其科學(xué)實證功夫、田野調(diào)查作風(fēng)、批判質(zhì)疑精神,使他能夠不為《尚書·禹貢》中長江源頭是“岷山導(dǎo)江”的論斷所束縛,以軀命游、窮其奧秘而后止,欣喜完成《溯江紀源》,寫下“故推江源者,必當(dāng)以金沙為首”的新論。一生親自入數(shù)百個洞穴探險,成為中國洞穴探索第一人,其中舉火把深入人跡罕至的喀斯特洞穴,留下中國最早研究喀斯特地貌地理文獻。
君子不恒其德——恒心乃成功之本。東西方事竟成的有志者,莫不如此。鄭和下西洋、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馬可·波羅游歷歐亞大陸等一個個壯舉,都成為生動注腳和寫照。這些探索人類集體認知邊界的精神永不停息,真正發(fā)現(xiàn)之旅不在于尋找新景觀,而在于擁有新眼光。
今天,《哪吒之魔童鬧海》耗時5年制作,超4000人參與,特效鏡頭近2000個;《黑神話:悟空》開發(fā)周期超6年。寧海成功申辦“中國旅游日”也花了10年左右時間。
2025年中國青年五四獎?wù)芦@得者、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王興興說,在科創(chuàng)領(lǐng)域,總是充滿了一鳴驚人的傳奇故事,但哪有什么橫空出世的黑科技?有的只是勇闖“無人區(qū)”的信念、敢啃“硬骨頭”的斗志、甘坐“冷板凳”的耐心。王興興十?dāng)?shù)年“手搓零件”的執(zhí)著,開創(chuàng)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機器人技術(shù)。他的成功密碼是將熱愛轉(zhuǎn)化為“三百個技術(shù)步驟”的深耕,印證“慢即是快”的辯證法。
游于育:想塑造英雄人物,先塑造自己
毛澤東曾說過:“我很想學(xué)徐霞客”——中國共產(chǎn)黨人從建黨之初,身上就閃耀著霞客精神的光輝。無論是遠游歐洲,把馬克思主義的魂脈引進來,還是結(jié)合中國具體實際,深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開始偉大的長征路、踏上改革開放之路、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之路;無論是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還是抗日救亡的開國七君子,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人士前赴后繼,為家國情懷、人類大同,踐行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君子諾言。
為紀念徐霞客350周年誕辰,1938年,西南聯(lián)大曾組織了一支有300多人的“湘黔滇旅行團”,沿著當(dāng)年徐霞客考察的西南路徑,歷時68天,跋涉1700多公里,抵達昆明,不但留下了大量珍貴考察日記,還走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知識分子。如歷史學(xué)家任繼愈、火箭專家屠守鍔、化學(xué)家唐敖慶、物理學(xué)家洪朝生、地質(zhì)學(xué)家宋叔和、計算機專家陳力為等,他們都是徐霞客精神的傳承者。
從張騫“鑿空西域”,到鄭和下西洋;從茶馬古道的馬幫鈴響,到敦煌壁畫的飛天起舞;從當(dāng)年的徐霞客,到各行各業(yè)優(yōu)秀分子組成的“中國當(dāng)代徐霞客”們,“君子游”始終是文明對話的橋梁。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dāng)人年輕的時候”,這句家喻戶曉、激勵幾代人的人生箴言,出自作家柳青的著作《創(chuàng)業(yè)史》。
1952年,中國青年報社編委柳青到陜西皇甫村一待就是14年。其“未完”的小說《在曠野里》,2024年出版,被評為“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被視作時代的文學(xué)底稿。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徐霞客也是今天新聞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如何學(xué)習(xí)徐霞客精神,倡導(dǎo)“喜樂活,君子游”,走好人生路,做好一個大寫的、完整的人,做好一場從“游”到“育”的文明接力,我還是以前輩柳青的話作為回答吧:
“要想寫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