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20多年書,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姜延軍始終在做一件事:傳播馬克思主義。
他上課很少用到教材和講義,因為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都已爛熟于心。姜延軍授課時飽含熱情、侃侃而談,“總是給人一種很振奮的感覺”。
熟悉他授課風格的人都知道,姜延軍從不簡單“宣灌”馬克思主義理論,而是用“思辨-批判-求真-求實”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認識與理性信仰。
上經典著作課時,姜延軍總是引導學生尋找一種特殊感受:《共產黨宣言》不只是理論專著,而且是文學名篇,是可以大聲誦讀的,并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一位院領導旁聽完姜延軍的講課后評價道,“他講的是‘活的’馬克思主義”。
“有些人太緊盯和固守于馬克思的具體言論,而忽視了恩格斯曾經反復告誡的‘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苯榆娬f,“授課時,我們要講馬克思‘寫了什么’‘說了什么’,更要講授馬克思‘怎么寫’‘為什么說’。”
為了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姜延軍下了大功夫。2012年,姜延軍所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接到學院一項重大任務:制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
那時姜延軍剛剛擔任系主任不久,且在全軍乃至全國高校中,還沒有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yè)的先例。
在姜延軍看來,成為全軍首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的本科培養(yǎng)單位意義重大。全系動員大會上,他建設性地提出方案制訂要有“全軍標準、全國視野”。很快,姜延軍就在系里組織展開討論,廣泛征詢各個教研室、各位教員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厘定思路,明確任務目標”。
幾個月后,姜延軍帶領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全國第一份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本科培養(yǎng)方案成功制訂。如今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各類評估中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最近一輪“全國學科評價”中躋身全國11%,全軍排名第一。
姜延軍常說,“團隊好才能大家好、大家好才能團隊好?!背耸谡n,培養(yǎng)中青年骨干也是姜延軍心中的頭等大事。
2019年5月,姜延軍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教員許恒兵下達了參加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比武競賽的指令。隨后,他結合自己2007年參加這一比賽的心得體會,向許恒兵耐心地傳授了各種需要注意的事項。
最讓許恒兵難忘的是,備課期間,姜延軍不厭其煩地幫他將講稿打磨修改了15稿,幻燈片也調整了15次。6月底,許恒兵第一次在學院試講前夕,姜延軍意外受傷,右腳跟腱斷裂,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行動不便,姜延軍干脆趴著幫許恒兵修改講稿。從標題到正文、從論點到論據(jù)、從文字到標點符號,在一輪又一輪的修改下,8頁紙的講稿被紅筆標注得密密麻麻。
馬克思主義理論系青年教員張磊至今仍珍藏著2018年參加學院教學比武時,姜延軍幫他修改的14個版本的講稿?!斑@不僅是講稿,不僅是比賽,更是精鋼淬火、千錘百煉?!睆埨诟械剑榆妭湔n更像是“備戰(zhàn)”,“他總是用不斷沖鋒的姿態(tài)告訴別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今,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的精品課、示范課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教員在頂級期刊發(fā)表高質量學術成果。在姜延軍看來,真正能夠驗證研究成果的,除了講堂上的成績,關鍵還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系能不能上戰(zhàn)場、打勝仗”。
為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的學科優(yōu)勢轉化為新質、強質戰(zhàn)斗力,姜延軍在系里大力推動下屬教研室與兄弟單位相關專業(yè)教研室共同推出“政治攻防對抗”,營造鮮活實戰(zhàn)現(xiàn)場,制定攻防策略,引導學員增強斗爭技巧。他還專門組織起一支“意識形態(tài)研究”團隊,抽調全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政治、歷史各專業(yè)領域的精干力量,定期組織形勢研判,撰寫研究報告。
近兩年,團隊緊緊圍繞中美經貿摩擦、香港“修例風波”、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時事熱點,清晰梳理出其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特點和規(guī)律,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斗爭策略與戰(zhàn)略選擇,30多篇高水平研究報告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
“越來越多的人清晰地感覺到,我們身上的戰(zhàn)味更濃了,打贏的自信心更強了?!苯榆娬f,“打贏和血性本就應該是軍隊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永恒的底色!”
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30年,如今姜延軍致力于將課堂延伸到講堂之外、戰(zhàn)場之上。他多次參與軍委機關和作戰(zhàn)部隊理論宣講工作,累計輔導授課20余萬人次。由他主持的慕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課程,已成為“網紅課”。
盡管“名聲在外”,但生活中的姜延軍依舊樸素而低調。學生課后有問題,依然愿意去姜延軍辦公室提問求解;年輕教員試講前,姜延軍仍會幫其反復修改講稿。一名學生曾評價姜延軍,“他的思維方式與生活點滴,無一不折射出對馬克思主義真摯的熱愛與堅定的信仰”。
在姜延軍撰寫的《應該如何閱讀馬克思》一文中,這位老兵用一段闡釋馬克思人生的話,為自己30年來的信仰與追求作出注解:“是什么支撐馬克思選擇和成就了如此燦爛輝煌的人生?答案或許不是唯一的,但遠大的價值追求一定是至關重要和最為根本的?!?/span>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