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鋼梯,一根網(wǎng)線,改變了一個小山村。這里是四川大涼山阿土勒爾村,海拔超過1400米,被稱為“懸崖村”。村子與山地垂直高度約800米。
2016年前,懸崖村通往外界唯一的渠道,就是峭壁上斷續(xù)攀爬的17條藤梯。那時候,上一次山,至少要花大半天的時間。商品運不進來,貨物運不出去,懸崖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變成了一紙空談。就連孩子去山下上學(xué),也要徒手翻過峭壁,危險至極。
2016年5月,涼山州和昭覺縣撥款100萬元,開始搭建鋼梯。經(jīng)過7個多月的努力,120多噸、6000多根鋼管,被牢牢架在陡峭絕壁之上。一條2556級、長2.8公里的“鋼鐵天梯”搭建而成。
隨著鋼梯一并進入“懸崖村”的,還有百兆光纖寬帶、高速WiFi、5G網(wǎng)絡(luò)……村民再也用不著“滿山找信號”,懸崖村變成了“智慧社區(qū)”。農(nóng)家樂、家庭旅館、小賣部,也陸續(xù)在村中出現(xiàn),過去無人問津的懸崖村,變成游客慕名而來的旅游村。
村里的年輕人,還搞起直播賣貨。臘肉、花椒、野生蜂蜜,一批批土特產(chǎn)走進直播間,曾經(jīng)閉塞的小山村與外界緊緊相連。
2020年5月,作為四川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一部分,懸崖村84戶貧困戶,全部從土坯房住進了政府扶貧安置點里的樓房。
如今,懸崖村正在變成幸福村,不少年輕人在“懸崖新村”走上了屬于他們的奮斗之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