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果發(fā)現新生寶寶對光沒有反應,瞳孔中間有白色膜,眼球像鐘擺一樣震顫,有可能是先天性白內障的信號。作為我國兒童失明的常見原因之一,先天性白內障寶寶要盡早求醫(yī)。然而, 記者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白內障科獲悉,小寶寶散瞳檢查是一大難點,散瞳效果不好,則不利于眼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yī)生提醒,小寶寶散瞳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才能獲得較好的散瞳效果。散瞳用藥期間注意觀察孩子的眼周、眼睛、面色及全身情況,如果發(fā)現寶寶有眼瞼變紅、面部潮紅、心率加快的情況,請立即停滴藥物,并報告醫(yī)生。
先天性白內障必須精準散瞳
遺傳因素等是小兒先天性白內障的發(fā)病主因,但是,健康孕婦在孕期發(fā)生風疹病毒等引發(fā)的宮內感染,以及受環(huán)境污染、誤服藥物等因素影響,也可能生下患病寶寶。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白內障科劉臻臻博士指出,先天性白內障的診治是一個長期過程,患兒需要接受多次地觀察和隨訪以便及時發(fā)現并發(fā)癥、調整治療方案。通過散瞳,能夠更好的觀察視軸區(qū)混濁位置、范圍、透光程度,能夠充分了解晶狀體囊袋和懸韌帶的情況,獲取更準確的驗光結果。因此,精準散瞳對不能配合醫(yī)生的寶寶來說,既非常重要,也困難重重。目前,常用的散瞳藥為卓比安滴眼液,其成分為托吡卡胺和鹽酸腎上腺素。
給寶寶滴藥水 不可按壓眼球
有些年輕爸媽給寶寶滴眼藥水時會因緊張而手抖,在寶寶掙扎的情況下,有時甚至會誤碰眼球。醫(yī)生強調,滴眼藥水散瞳時,千萬不要按壓眼球。對于不合作的患兒,最好一個家長環(huán)抱孩子平臥,另一個家長固定孩子頭部,輕拉下眼瞼快速滴眼藥水,確保藥液進入眼內。瞳孔散大后可能會引起視物模糊,盡量避免上下樓梯和戶外活動,避免強光直射。
散瞳藥滴足次數后,家長要請醫(yī)務人員看散瞳的具體情況,因每個孩子對藥物的反應是不同的,以醫(yī)生的最終判斷為準。
眼藥水滴用方法:使用眼藥水時,用前輕扭瓶蓋至分離,用后及時塞回瓶蓋,以防止藥物被污染。
用藥前清潔雙手,患兒平臥或頭后仰,輕拉下眼瞼,瓶口距眼距離為1~2厘米,迅速擠壓瓶體,使藥水滴至穹窿部結膜囊內,每次1滴。
用法用量:每5分鐘滴一次,每次1滴,一般3~5次,以患兒瞳孔散得足夠大為終點目標。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