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留守兒童托管都成為不少農村家庭的難題,今年假期,多地推出留守兒童托管服務。返鄉(xiāng)大學生志愿者、“愛心媽媽”“知心姐姐”等,為孩子們筑起“快樂港灣”。
讓孩子們“有所去”也“有所獲”
這個暑假,山東日照市五蓮縣汪湖鎮(zhèn)仁旺村的“小草學堂”如期開課了,課堂上,大學生志愿者們正在為村里的留守兒童進行各類稀有植物的講解。村民劉秀紅在農閑時也會陪伴孫子一同上課。她告訴記者,這種將留守兒童集中托管的模式,解決了她家的難題。
山東日照五蓮縣汪湖鎮(zhèn)仁旺村村民 劉秀紅:有志愿者大學生教孩子來輔導孩子學習,我去看了看學得也挺好,老師教得也很好,我也放心了,孩子的父母也放心了,也安心地上班了。
學生 林健志:每年暑假我都要和小伙伴一起來“小草學堂”一起來學習,老師教我們上歷史、體育、美術和植物課,我們玩得很開心,學得也很開心。
為了解決留守兒童的暑期托管難題,共青團日照市委通過在各個偏遠村莊設立“小草學堂”,為留守兒童開辟了一間暑期“愛心教室”。今年,日照市的“小草學堂”服務站點從去年的58處增至66處。
在湖南長沙,由志愿者擔任“愛心媽媽”“知心姐姐”,為孩子們筑起家門口的“快樂港灣”。在望城區(qū)高塘嶺街道湘江村,假期里,50多名6至12歲的孩子接受了安全知識培訓,還參與了科學探索、益智手工等特色課程。
小學生 黃樂晴:我交到很多個朋友,然后還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我們又學到了花鼓戲,畫這種臉譜,然后還學了硬筆書法,字可以寫得越來越漂亮。
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當?shù)貗D聯(lián)依托社區(qū)開設的152個“少年兒童之家”在暑期陸續(xù)開班。在這里,孩子們除了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非遺項目學習外,還專門開設了預防性侵害教育課程,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幫助他們在面對危險時能夠正確應對。
云南省文山市婦女聯(lián)合會副主席 曹娟: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讓這些孩子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通過安全意識的普遍提高,真正地為這些孩子撐起一把有效的保護傘。
科普講解 動手體驗讓兒童過“科學暑假”
還有一些地方,將科技元素融入暑期留守兒童、“小候鳥”的托管服務中,科普講解加動手體驗,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作為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縣,江蘇盱眙全縣有近萬名留守兒童。這個暑假,當?shù)乩棉r村書屋、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等場地打造愛心托管點位,實現(xiàn)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全覆蓋。
除了常規(guī)的作業(yè)輔導和興趣培養(yǎng)課程之外,AI人工智能、機器人編程等益智課程和研學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在盱眙的一家無人裝備生產基地,“理論講授+實踐操作”相結合的研學小課堂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科技創(chuàng)新的魅力。
小學生:今天我們接觸了很多無人機,有的還能自己動手操作,體驗感特別棒。
“小候鳥”是對假期去父母務工地團聚的留守兒童的親切稱呼。在深圳,這幾天,專為“小候鳥”打造的萬花筒暑期兒童成長營吸引不少孩子報名。每天的課程從上午8點至下午6點,時間安排充分考慮上班族家長的需求。課程內容也融入了很多科技元素。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候鳥”們動手參與創(chuàng)意機器人的組裝。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家長 何女士:給我們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方便,我們都上班,小孩都是留守兒童,來到深圳也讓他們感受到深圳科技的發(fā)展。
深圳市自2009年起持續(xù)開展“小候鳥”關愛服務,今年暑假,深圳市婦聯(lián)為小候鳥們打造了8000多場關愛服務活動,服務覆蓋近3萬人。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