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2考研僅剩八個月的備考時間了,所以小黑今天想和22考研er們分享一些備考經驗,首先先來看一組數據:
· 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40萬,而錄取人數僅為100多萬,整體報錄比非常低。
· 2021年考研報考人數提升至377萬,雖然現(xiàn)在復試工作并未落幕,但從院校公布的21計劃招生人數來看,錄取人數增加比例較低??梢?,2021年考研形勢更為嚴峻。
在這樣艱難的大環(huán)境下,22考研er該如何利用余下八個月的時間充實備考?小黑建議下面這四個“雷區(qū)”千萬別踩!
01
別盲目追隨大神經驗
在網上流傳著各種大神們的分享經驗。他們中很多經典的話,都被考生們奉為“圣經”。
有人說:戰(zhàn)線不要拉的太長,專業(yè)課暑假之后復習就可以。
但實際上比如計算機、經濟學等專業(yè)課占比大,題目還非常難的,是需要長時間準備的??佳袑I(yè)課不像平時的期末考試,考前隨便背背就可以,考研復習時沒人幫大家劃重點的,有些專業(yè)課拖到最后是背不完的。
小黑曾經看過一個考研大牛說,英語單詞背三遍就差不多了,還可以用好碎片化時間,用零散時間背。
但是實際上,想把單詞掌握透,對于英語成績一般的同學來說,核心單詞至少背誦7遍才可以。特別是在初始階段,需要用大段時間仔細背單詞。
02
被別人的進度打亂了陣腳
考研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學習實力的增強。雖然大家在考試結果上面對競爭,但是我們無法左右別人只能控制自己。
如果看到別人復習進度快,就慌了自己的陣腳,那么等待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失敗。
記得初中時有一次數學考試,小黑還沒有寫完前半部分的選擇題,發(fā)現(xiàn)就有同考場的同學已經翻到后面做大題了。于是小黑瞬間就慌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做的太慢了。整場考試一直都是在緊張中答題,最后考得很一般。
后來,小黑問那個同學,做題速度怎么這么快,那位同學說“不快呀,我只是習慣先做大題而已”。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進度表,按照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才是最好的方式。沒必要太糾結具體的內容,只要按部就班復習,所有科目都會照顧到的。
03
不注重身心狀態(tài)
早前,著名經紀人楊天真因為說了“為工作可以犧牲身體”這句話而被送上熱搜。
小黑對這個言論并不表示贊同,更不推薦大家這樣做。畢竟人生不是煙花綻放的一瞬,而是享受長跑不斷求索的過程。
對于考研人來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沒有保障,后面復習也不會順暢。
試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條件,走幾步就疲憊了,每天不是牙疼就是頭疼,這種精神狀態(tài)下,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學習?
小黑曾有一位朋友因為給自己壓力太大,最后患了“厭食癥”特別痛苦,無奈之下只能放棄考研回家休養(yǎng)一年。
雖然考研需要給自己壓力,但是壓力要在身體可承受之內而定。世界很美好,大家只有活的健康長久,才能更深入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
04
不喜歡獨立思考
有些同學過于依賴視頻課程,將每一節(jié)視頻課都認真聽完,也會記錄筆記??墒亲约簠s從來不認真思考,老師為什么這樣解題。
小黑的朋友之前準備公務員考試,為了考試報了視頻課程。每天課程排的滿滿當當,經常從早晨9:00上看視頻到晚上10:00,中間喝口水的時間都是硬擠出來了的,完全沒有自己思考復習的時間。
等視頻直播課結束,朋友重新再開始看題目時,發(fā)現(xiàn)很多內容完全不記得了。他屬于典型的聽課時全懂一到自己做題時就又犯懵的人。
小黑的另外一位朋友就很聰明,知道自己學習弱點在哪里,有針對性地聽課,有時他故意不聽直播而是倍速地看的回放。在掌握方法后,及時回顧所學內容。
大家都經歷過中考和高考,知道自己的擅長什么和不擅長什么,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復習。完全地依賴視頻課,很容易喪失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就是小黑給同學們總結的各種常見的“雷區(qū)”,不知小伙伴們在學習中是否遇到這類問題呢?如果有的話,希望及時調整,如果有其它備考困惑,可給小黑留言。
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