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圓通速遞林芝分公司使用無人機將松茸從山上運下來。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帶小隊,大膽干,收入狂飆向前沖”,在西藏林芝市一個快遞網(wǎng)點的墻上,這樣的標語格外醒目,其映襯的是西藏好物“上行”接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給當?shù)貛淼木薮笞兓?/span>
——————————
清晨6點多,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魯朗鎮(zhèn)扎西崗村。天剛亮,濃霧還籠罩著山上的原始森林,39歲的村民次仁扎西就已鉆進山林。作為松茸采摘的“老手”,他很快便能在落葉間發(fā)現(xiàn)目標,撥開腐葉,一株帶著泥土清香的松茸成了囊中之物——這是西藏自治區(qū)松茸季尋常一天的開始,也是西藏好物奔赴遠方的第一程。
中午時分,次仁扎西會帶著一上午的收獲下山,徑直走向山腳下侄女次登卓瑪?shù)牡辍K忍舫鲂枰艚o自家民宿客人的部分,剩下的松茸悉數(shù)交給侄女。次登卓瑪將把這些松茸賣到幾千公里外的一線城市。
從海拔3000米-5000米原始森林里的林芝松茸,到“北上廣深”的餐桌、日本家庭的廚房;從墨脫深山的石鍋作坊,到一線城市消費者的廚房;從拉薩市林周縣的牦牛肉干,到美國孩子手中的零食……一條由快遞編織的“天路”,正讓雪域高原的好物加速跨越山海,接入全球大市場。
8月9日晚,松茸收購商趙海軍(左)舉著兩個大松茸,笑容滿面。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鮮”運:從山林到餐桌的新鮮奔赴
采松茸是個看運氣的活兒,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年有四季,扎西崗村的村民三季都可以“靠山吃山”。他們春天采羊肚菌,初夏采蟲草、盛夏采松茸,冬季則享受生活。每到松茸季,除了年事已高的老人,村里幾乎全員上山,“連小孩也跟著跑”。次仁扎西從小就跟著父母上山找松茸,練就了一身本領:他知道松茸從低處往高處長,總會按這個規(guī)律向上搜尋;更將山林地形刻在心里——在他看來,熟悉地形是找到松茸的訣竅之一。如今,他一上午能采5-6斤,運氣好時一天能采10多斤。
在村里,95后藏族女孩次登卓瑪?shù)氖召忺c總是最顯眼的一個。她的小店開在村中景點扎塘魯措吊橋旁,一邊賣應季水果和干貨,一邊收購土特產(chǎn)。松茸季時,她每天早早就到店里蹲守,采松茸的人一下山,遠遠就能看見她。中午和晚上,這里會迎來兩個收購高峰,8月1日那天,她甚至收了400斤松茸。
不過,次登卓瑪?shù)母偁幷卟⒉簧伲捍謇锏牟少徴叱R谖⑿湃豪锔們r,價高者得;還有外地人專門來收,有時村民剛采下的松茸,就被游客當場買走了。
7月中旬,次仁扎西采到了今年最大的一株松茸,它有小臂長、約一斤重,屬于高品質(zhì)的松茸。他一下山,這株松茸就被游客買走了,當天便上了餐桌。
次登卓瑪收來的松茸,一部分留給家里的民宿和村里的餐飲店,其余則賣給線上客戶。她的微信里存著幾千個聯(lián)系人,以廣東、上海的老客戶居多,一天出貨量從四五十斤到一兩百斤不等。
8月9日下午3點40分,扎西崗村還下著雨——這樣的天氣正適合松茸生長。一位50多歲的村民吃過午飯,帶著上午采的近3斤松茸來到次登卓瑪?shù)牡?。稱重后,次登卓瑪立刻轉了錢。這位村民又轉身進了山。
大約20分鐘后,魯朗順豐服務點小哥許臨川來到次登卓瑪?shù)牡?,準備帶走今日的松茸。當?shù)匾l(fā)出的貨物主要集中在下午,許臨川便一直等著。采摘的人下山,將當日的“成果”交到像次登卓瑪這樣的采購商手上。許臨川的工作則從接到采購商電話開始。一般他會將松茸帶回網(wǎng)點打包,如果客戶要求拍攝打包視頻,許臨川則帶著打包材料上門配合客戶拍視頻。
“凡是收上來的,必須發(fā)走?!痹S臨川說,一般而言,順豐林芝發(fā)往扎西崗村的車一天就一趟,下午4點發(fā)車。為了滿足松茸季的需求,現(xiàn)在增開了一趟發(fā)往林芝機場的加班車,這輛車一般凌晨兩三點在村里經(jīng)停,將下午新收的快遞送上車,他一天的工作才算勉強結束。偶爾有村民深夜叫他收貨,他甚至要忙到凌晨五六點。
這樣的便捷,是次登卓瑪10年前不敢想的。過去林芝山高路遠,鮮松茸根本“走不出大山”,村民只能做成干松茸再寄出去,收益差了一大截。她記得很清楚,2015年,她才第一次寄鮮松茸,當時她是坐了一個多小時班車到林芝市寄的。如今,許臨川每天上門收件,“夜里兩三點給順豐小哥打電話,他們還可以來收,只要能趕上?!?/span>
松茸季是許臨川最忙的時候,但忙碌也帶來了回報——收入比平時增長50%。8月9日下午4點30分,他在次登卓瑪?shù)牡昵笆兆?票共10斤松茸,全是發(fā)往廣東的老客戶。凌晨兩點左右,這些松茸被快遞車直接送往林芝機場,直飛深圳,最快當天就能抵達廣東消費者的餐桌。
“等會兒還有單子叫你?!笨粗S臨川帶著松茸離開,次登卓瑪叮囑道。
8月8日下午,主播竹林妹(網(wǎng)名)舉著一口墨脫石鍋對著鏡頭講解。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出海”:跨越山海赴萬里之約
傍晚時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巴松措、魯朗小鎮(zhèn)等松茸產(chǎn)區(qū)的采菌人陸續(xù)下山,收購者早已在山腳等候。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松茸被迅速裝車,一個多小時后就被送到林芝市區(qū)的土特產(chǎn)店鋪,比如“雪域本草”。
此時,順豐快遞小哥羅亞均已穿戴整齊,將吸水紙、泡沫箱、冰袋在操作臺上依次排開,準備打包?!懊亢袃山镅b,約1分45秒內(nèi)完成。”他熟練地鋪好專用吸水紙,仔細擺放松茸,再塞進冰袋,動作行云流水。當天他要完成100盒包裝任務,妻子特意趕來幫忙,原本需要兩個多小時的工作,1個小時就做完了。隨后,這些松茸被送往順豐營業(yè)點,趕上了當日最晚一班23點30分的航班。
松茸季,羅亞均每天早上8點就開始忙碌,常常要忙到凌晨兩三點,最晚時甚至到過4點?!八扇讒少F,多耽誤一分鐘,新鮮度就降一分。”這樣的忙碌在松茸季是常態(tài),對應的收入也會增長30%-50%,這讓他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與此同時,距離“雪域本草”僅2公里左右路程的林芝松茸市場正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燈火通明的街道上,吆喝聲、砍價聲此起彼伏,“沒得了”的聲音也不斷響起。
這個夜晚,巴宜區(qū)八一鎮(zhèn)唐古拉土特產(chǎn)總經(jīng)理趙海軍帶著團隊將800斤松茸分成200箱,他親自把控每箱的品質(zhì),反復叮囑:“12點必須發(fā)走?!边@些松茸將發(fā)往四川成都一家企業(yè),隨后,從成都“出?!保⒃?8-52小時內(nèi)抵達日本消費者的餐桌。
做了25年松茸生意的趙海軍,見證了松茸出口的變遷。
最初他自己開車收松茸,打包后找轉運公司送到成都再轉寄海外;后來改為汽車運到拉薩再空運中轉;如今已形成專業(yè)化分工:幾十名選品員常駐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巴松措等主產(chǎn)區(qū),村民下山即收鮮貨,直接送林芝快遞服務點打包,當天就能登上飛往國內(nèi)中轉站的航班?!艾F(xiàn)在的松茸新鮮度比以前好了很多,出口價格也從2000年的600元/斤漲到了800元/斤?!壁w海軍拿起一株15厘米長的精品松茸笑著說,這樣的精品在日本市場按片計費,一片就能賣出上百元。
盡管西藏與日本直線距離達5000公里且無直飛航班,但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持續(xù)完善物流網(wǎng)絡,讓這段跨國旅程越來越順暢。
為保障松茸“出藏”“出?!蓖ǖ罆惩ǎ种ロ権S在全市布局了11個松茸服務點,開通8條航線,儲備車輛從40輛增加到45輛。
順豐廣東花園店經(jīng)理馮贏介紹,他們特意在松茸交易集中區(qū)增設服務點位,比如林芝的松茸市場。他回憶,2020年后,松茸寄遞量突然增加,今年日均收件達7-9噸(含包裝),其中大部分流向一線城市和海外市場。針對松茸季的特殊需求,該快遞網(wǎng)點還與西藏農(nóng)牧大學合作,20多名大學生在這里進行暑期實習。
晚上7點后,林芝市松茸市場的交易進入高峰,交易一直持續(xù)到凌晨兩三點。順豐廣東花園店的快遞員有的駐守市場收貨,有的在網(wǎng)點負責打包,日均處理松茸快件2700票,加上其他農(nóng)特產(chǎn)快遞共3900多票。
“只要客戶有需求,營業(yè)到凌晨三四點都可以?!瘪T贏說,去年松茸寄遞的高峰在8月中旬,預計今年的高峰也即將到來。
當日,趙海軍看著最后一箱松茸打包完,松了口氣。今年他與成都這家出口企業(yè)約定供應50噸松茸,從7月15日至今已完成30多噸,余下近20噸要在松茸季結束前完成?!八扇咨饪刻斐燥垼衲戤a(chǎn)量少就少簽單,不然要賠違約金?!彼貞?,最高的一年,他收了近100噸松茸,其中大多數(shù)松茸的終點是海外。
西藏好物正飛往更遠的地方。在拉薩市林周縣,林周坦途貨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崔宏玉的牦牛肉干,就通過經(jīng)銷商銷往了美國。美國消費者反饋:“配料表干凈,孩子很愛吃?!?/span>
這個95后姑娘家養(yǎng)了100多頭牦牛,做牛肉干時,會選擇三年以上的牛,牛肉經(jīng)過兩天烤制而成。一包西藏牦牛肉干的美國之旅是這樣的:香港經(jīng)銷商向崔宏玉下單后,她當天就通過中通快遞發(fā)貨,先到拉薩集散中心,經(jīng)成都中轉飛廣州,再發(fā)往香港,最后從香港空運到美國消費者手中。
8月10日,在林芝市魯朗鎮(zhèn)扎西崗村,95后藏族姑娘次登卓瑪將新收來的松茸交給順豐快遞小哥許臨川。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日子“美”:藏民生活紅火起來
如今,更多西藏好物通過快遞“上行”,接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當?shù)厝说娜兆右哺t火起來。
午后的林芝韻達網(wǎng)點,主播竹林妹(網(wǎng)名)正舉著一口黝黑的石鍋對著鏡頭講解,墨脫石鍋用天然皂石打造,具有耐高溫、散熱慢等特性,燉出的湯特別鮮。直播間里訂單不斷滾動,這些來自墨脫深山的石鍋,正通過快遞網(wǎng)絡奔赴廣東、浙江、上海等地的餐桌。
墨脫石鍋以世界稀有的天然皂石為原料,需純手工雕鑿。該石鍋重十余斤,過去因物流梗阻,藏在深山無人識。作為西藏特產(chǎn)“上行”的代表,墨脫石鍋走紅的背后,是快遞物流改寫西藏好物流向的生動寫照。
“七八年前發(fā)石鍋,用木箱裝木屑填充,5口鍋能碎3口,運費還要180元?!表嵾_林芝負責人程志鴻回憶,那時消費者收到完整的鍋全靠運氣。如今在石鍋加工廠,工人將雕好的石鍋放進定制泡沫箱——這是韻達和廠家聯(lián)合開發(fā)的新包裝,按尺寸精準開模,加厚紙箱和防震泡沫,運費降到120元,破損率幾乎為零。
為讓石鍋順利“上行”,韻達從“攬、轉、運、派”全環(huán)節(jié)升級服務:攬收端優(yōu)化包裝方案,轉運端利用民航客機腹艙運輸,運輸端用專業(yè)車輛定期檢修,派送端成立專屬客服群提供定制化售后。
西藏卓噶甄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廠長馬占坤經(jīng)營著西藏最大的墨脫石鍋生產(chǎn)工廠。他清晰地感受到石鍋物流之變:以前從墨脫運原石到林芝加工廠要48小時,更別提到消費者手中,現(xiàn)在石鍋最快第二天就能到成都、貴州等地的消費者手里,其他地區(qū)3-4天送達,物流時效的提升讓這個藏在深山的特產(chǎn)成了網(wǎng)紅產(chǎn)品。
竹林妹每天中午12點開播到晚上10點,最多一天能賣出700口石鍋,廣東沿海地區(qū)的客戶尤其青睞。韻達網(wǎng)點不僅為其提供了一定量的倉儲空間,還為其提供了直播間。竹林妹每周會在這個網(wǎng)點直播兩次,讓客戶親眼看到石鍋打包全過程。
“不夠賣?!瘪R占坤說,物流高效地運作推動了包裹量的增長。今年1-7月,韻達林芝網(wǎng)點墨脫石鍋寄遞量比2024年同期增長30%以上。“韻達打包服務,提供直播場地,售后也管,省事多了?!?/span>
一口石鍋從采石到運輸能帶動上百人就業(yè),工廠工人月薪可達萬元,快遞不僅打通了物流通道,更激活了地方特色產(chǎn)業(yè)的增長潛力。
在西藏,“上行”的不僅是石鍋,還有墨脫縣的茶葉。采茶季時,圓通速遞的無人機穿梭在墨脫山區(qū),幾分鐘就能完成以前人工需要幾小時腳程的運送工作。圓通拉薩分公司負責人李鳳偉說,年初墨脫雨季發(fā)生泥石流時,正是無人機及時運出新鮮茶葉,避免了農(nóng)戶損失。
目前,西藏的牦牛肉干、藏紅花、蟲草等特產(chǎn),通過圓通速遞,在72小時內(nèi)抵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拉薩大昭寺附近的中通兔喜驛站里,負責人余成凱正忙著給藏紅花打包。2014年,他從陜西來到西藏,如今每天發(fā)件100票左右,全是藏紅花、牦牛肉干、民族服飾等特產(chǎn)?!爸型ㄩ_通了到北京、廣東的航空直達專線,昨天發(fā)的民族服飾,今天就能到廣州轉運中心?!?/span>
他自豪地說,靠著這份工作,不僅在老家蓋了新房,還買了咸陽的商品房、西安的商鋪。老主顧師玲在旁邊經(jīng)營土特產(chǎn)店,旅游旺季時每天要發(fā)十幾個包裹:“老余服務好,客戶都說快遞有保障,這是我們生意紅火的秘訣。”
在團結新村順豐網(wǎng)點,墻上“帶小隊,大膽干,收入狂飆向前沖”的標語格外醒目。負責人胡勇介紹,每年蟲草季時,這個網(wǎng)點能寄出9萬-10萬件,占網(wǎng)點出港件的40%。
藏貨“上行”的品類越來越豐富,通道越來越順暢。西藏自治區(qū)商務廳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5月,西藏直播電商網(wǎng)上零售額達 42.71億元,同比增長39.45%,零售量達1680.5萬件。憑借時效和服務優(yōu)勢,快遞企業(yè)為西藏電商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了堅實支撐,推動石鍋、藏藥、手工藝品、高原農(nóng)產(chǎn)品等全面“上行”。
夜幕下的林芝機場貨運區(qū),順豐冷鏈車正在卸貨,圓通無人機安靜停在停機坪,韻達、中通的貨車依次停靠。從這里起飛的航班,載著雪域高原的饋贈飛向全國。
在扎西崗村,79歲的康珠看著孫女次登卓瑪用微信回復客戶訂單,并通過快遞將松茸、蟲草等特產(chǎn)發(fā)往全國,眼里滿是欣慰:“現(xiàn)在好多了,什么條件都好了。”
曾經(jīng)因物流滯后難以走出高原的特產(chǎn),如今借助快遞網(wǎng)絡走向更廣闊的大市場,在“上行”的旅程中,不僅讓全國消費者品嘗到雪域風味,更讓高原上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甘甜。
近期,每天早上6點,在林芝的機場,最后一班載著松茸的航班沖上云霄。這些來自西藏自治區(qū)原始森林的饋贈,跨越山海,奔赴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
大概一個小時后,在扎西崗村的山林里,村民將開啟新一天的采摘。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