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P時代,體育怎么玩?10日晚在深圳落幕的“地表最強12人”2017-2020直通東京暨世乒賽選拔賽,或許能提供一份樣本。
所謂直通東京,其實就是11年前從“直通不來梅”開啟的中國乒乓球隊世乒賽選拔賽。通過電視直播的手段(這次為網(wǎng)絡直播),國乒隊開創(chuàng)性地把隊內(nèi)比賽擺到全國觀眾面前,把國際大賽出征名單的決定權“下放”一部分給選拔賽,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的同時,既給球員們營造了真實的大賽氣氛,對鍛煉他們的心理抗壓能力、抗干擾能力大有裨益,又讓球迷們大飽了眼福,有利于乒乓球這項運動的繁榮與推廣,可以說從誕生之初便是迎合時代要求的一項積極嘗試。
而放棄一直以來“直通XX世乒賽”的命名法,改用“直通東京”并標明2017-2020,則彰顯了國乒“直通”不再囿于一屆世乒賽的長遠眼光。據(jù)總教練劉國梁介紹,從今年開始,每次直通賽成績都將成為隊員們爭奪2020年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重要依據(jù)。
至于“地表最強”,首先是中國乒乓球隊這樣一支已連續(xù)包攬三屆奧運金牌的王者之師張揚自信的項目宣言。9日因傷退賽的男乒隊長馬龍曾在3日晚第一階段的首輪賽后笑稱:“都知道中國乒乓球隊很強,說隊內(nèi)前12名的內(nèi)戰(zhàn)是世界乒壇實力排名前12的比賽,也不為過吧?”
其次,以這樣的表達方式命名賽事,也明確了國乒聯(lián)手騰訊體育打造“爆款”賽事的野心。作為已有11年歷史的賽事IP,“直通賽”往往敏銳地反映著國乒一隊內(nèi)部格局的變化,張繼科、馬龍、丁寧等如今隊內(nèi)的“頂梁柱”都曾通過“直通”脫穎而出;而無論是這一次還是過去11年間的每一次,幾乎每名隊員都曾這樣表述過自己的參賽感受:“雖然是隊內(nèi)比賽,但難度、強度都比世界大賽有過之而無不及?!?/span>
名字起得霸氣,形式更加炫酷。除了最強對陣、殘酷賽制和世乒賽名額懸念,這次“直通”還在賽場之外人為制造了若干看點:開幕式上,兩隊“地表最強12人”披著LED鑲邊的拳擊浴袍出場,每個人掀起兜帽都會引起觀眾席一陣尖叫;看臺邊,不光是張繼科、馬龍、丁寧、劉詩雯這樣擁有超高場外號召力的乒壇偶像,連林高遠、王曼昱這樣的“95后”小隊員都擁有自己的球迷團隊或助威條幅;解說團陣容更為夢幻,即便是奧運會、世乒賽等頂級世界大賽也不曾一次集齊包括劉國梁、孔令輝在內(nèi)的4個“大滿貫”、9個奧運冠軍、11個世界冠軍、外加國乒領隊,就算不是追星一族,光聽這些乒壇傳奇?zhèn)冋f球,也足夠吸引乒乓愛好者了。
其實這不是國乒做的第一場十足吸引眼球的隊內(nèi)選拔賽了,2006年國乒女隊的亞運會選拔賽就曾有張怡寧與15歲男選手的“性別大戰(zhàn)”,有郭躍與郭焱的“二郭之爭”,有王楠和李曉霞的兩代領軍人物對決,當時有媒體稱其為“一場大秀”。
十一年過去,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迎來更大的發(fā)展契機,足球有中超的5年80億版權費,籃球有處于改革中的CBA,就連體量較小的中網(wǎng)公開賽都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逐漸站穩(wěn)了腳跟……
眼看著這些曾經(jīng)的同行者一步步在商業(yè)化和社會化的道路上甩開自己,被稱為“國球”的乒乓球未來該走向何方?總教練劉國梁說,引他深思的不光是連續(xù)包攬三屆奧運金牌的國乒隊緣何唯獨里約之后火成了“網(wǎng)紅”,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延續(xù)這一態(tài)勢,讓國乒某幾個明星球員的火延燒到整個球隊、整個項目。
“里約奧運會后乒乓球成為新熱潮,半年過去,熱潮也在逐漸褪去。”劉國梁說,“對我們來說,一方面,新的奧運周期需要通過‘直通’對隊伍重新洗牌;另一方面,如何讓這項運動始終保持高關注度,也是我們的新課題。所以這次‘直通’我們下了很大工夫,辦得跟以往不太一樣。”
他希望通過這場與眾不同的“直通賽”讓更多人看到國乒的實力,也看到一名金牌運動員如何磨煉、如何成長?!斑@次‘直通’,我們收獲很大,發(fā)現(xiàn)球隊一些問題,也使乒乓球和國乒隊的關注度達到新高度。我想,這個賽事會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span>
從社會化、商業(yè)化、娛樂化的角度來看,將“直通XX世乒賽”進階為“地表最強12人”,也許可以成為65歲“老”國乒隊全新的起點。
來源:新華社 編輯:劉鳳春